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也在微博發文表達意外。
台灣護理人力長期面臨短缺窘境,行政院會去(2023)年9月28日通過訂定三班護病比等12項策略計畫,相關標準今年1月間公布,今日正式上路,且輪值夜班可領額外獎金,依醫院層級,小夜班每班獎勵新台幣400到600元、大夜班每班獎勵600到1000元,從今年1月開始發放。未來也應重新定位護理專業的公平對待,讓護理人員更願意貢獻與付出,有助醫療穩定與服務品質。
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政府應重新審視分級醫療重要性,統一各層級的發放金額,避免同工不同酬,以確保醫療量能,保障民眾就醫需求。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衛生福利部今年1月26日宣布各層級醫院三班護病比標準,預計3月1日上路,健保預算編列專款項目新台幣40億元,其中27億元挹注急性一般病床夜班護理人員,依護理人員大夜、小夜排班班次發給獎勵金,小夜班每班獎勵400到600元、大夜班每班獎勵600到1000元。護理師護士公會全聯會常務理事周繡玲指出,希望政府補助三班的獎勵金,不要分層級,且目前補助僅納入一般病房護理師,其他符合醫療機構設立標準的護理師也應該有所獎勵
新聞來源 林右昌推虛坪改革 試算估公設比降為25%至30%(中央社) 延伸閱讀 「虛坪改革」可打房?新制上路改寫房市規則,囤房稅苦了誰? 囤房稅2.0修法三讀通過:非自住稅率最高達4.8%,專家分析房東恐把稅金轉嫁租金 防建商總坪數灌水,內政部拚修法「停車場、車道不可計入樓上公設」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林右昌說,因此虛坪改革後,會將停車空間重新定義為專有部分,並具有獨立權狀,讓停車空間與居住公設能明確區分,也讓停車空間負擔合理化,沒買車位的人不負擔車道面積,將配套修正公寓大廈管理條例。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
最後並說中國的一黨體系對任何人來說都不是秘密。新聞來源 歐洲議會通過外交安全兩報告 強調台灣與中國互不隸屬(中央社) 延伸閱讀 歐盟提「經濟安全戰略」5項措施嚴管外來投資,議員憂慮如何落實問題多 歐洲議會籲簽歐台供應鏈協定,歐盟執委會要台先移除市場障礙 德國學者:歐洲看台灣視角過於狹隘,忘記兩岸關係的不對等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歐盟對外事務部(EEAS)發言人馬斯拉里(Nabila Massrali)回覆,歐盟對中國的立場未變,歐中關係是歐盟最具戰略重要性和挑戰性的議題之一。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當地時間28日在史特拉斯堡召開全體大會,表決通過針對歐盟「共同外交暨安全政策」(CFSP)及「共同安全暨防禦政策」(CSDP)的2023年度執行評估報告。
報告特別提請關注台灣在全球供應鏈和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中央社)歐洲議會大會當地時間28日通過兩項對歐盟外交及安全政策的年度評估報告,內容強調台灣與中國互不隸屬、唯有台灣民選政府可在國際舞台代表台灣人民,並譴責中國試圖以武力片面改變台海和平及穩定現狀。
相對的,28日上午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在議會針對安全議題報告時,說到俄國、北韓和伊朗是一個「升高並帶來擾亂的極權聯盟」,但未提中國。中國同時是歐盟「協商的夥伴、經濟的競爭者和系統性的對手」。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他呼籲麥肯錫提供關於其過去或現在與中國政府合作的「詳盡文件」,包括「城市中國計劃」的工作。
我們維持與之前相同說法,即中國中央政府現在不是,據我們所知,過去也不曾是麥肯錫的客戶。」 網站宣傳內容還提及該公司「已就一系列影響深遠議題向數個中央政府部會提供建議,從規劃醫療改革政策、新一代政府領導人才能和領袖培育計畫,到以刺激國內消費為目的的政策擘畫和具體措施等」。霍利致函斯特恩菲爾斯寫到:「那些是強而有力的證詞,很遺憾,對你而言,它們不是事實。報導指出,那項工作由麥肯錫和清華大學及哥倫比亞大學共同創建的「城市中國計劃」(Urban China Initiative)進行,麥肯錫在中國最資深合夥人之一為專書撰寫序言,並且上呈時任國務院總理李克強。
斯特恩菲爾斯6日說:「就我所知,我們從未為中國共產黨或中國中央政府做過任何工作。」 至少自2014年到2019年,麥肯錫中國網站上都出現上述關於替中國中央政府部會提供顧問服務的企業宣傳內容,保守派雜誌《國家評論》(National Review)2022年一篇報導凸顯此一企業宣傳說法。
中央人民政府網頁上轉貼《新華社》報導指出,2007年3月時「為借助外腦,集思廣益」,麥肯錫中國分支是受託提供獨立研究7個機構之一。」 新聞來源 麥肯錫否認曾替中國政府工作 已停用自家網站露餡(中央社) 延伸閱讀 英國《金融時報》:中國資料和反間諜法趨嚴,跨國企業加速「資料脫鉤」 《華爾街日報》:中國資本正從西方世界撤離。
因為麥肯錫對於中國業務的說法疑似前後不一,部分美國國會議員呼籲禁止聯邦政府和麥肯錫簽署委託計畫。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披露,根據2019年關閉的麥肯錫中國網站(mckinseychina.com)企業宣傳網頁,該公司在中國的客戶大約10%是政府機構或非營利團體。《金融時報》上週報導,麥肯錫領軍的智庫為中國提供顧問服務,於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015年敲定第13個5年計畫之際受託研究,分別作出深化企業和軍方合作,以及將外國企業排除在敏感產業之外等建議。麥肯錫上週表示,「城市中國計劃」不是麥肯錫,拒絕外界「利用麥肯錫沒有撰寫的文件和我們沒有做過的工作,來質疑我們75年來對美國政府的支持。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北京力挽外資,罕見邀請私募基金續留中國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
《金融時報》本週向麥肯錫詢問上述企業宣傳內容,該公司回覆表示:「提及的停用網站不屬於McKinsey.com,相關內容包含對我們客戶服務的不正確陳述,已於多年前遭到移除。官媒《中國青年報》報導,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衛生部領導的中國醫療改革協調小組委託麥肯錫和其他機構「進行獨立平行的醫改方案設計」。
網頁內容還提到:「僅僅在過去10年,我們已經對20個不同的中央、省、市級政府機關提供經濟規劃、城市改造和社會部門議題等廣泛服務。」這個網站目前會重新導引至麥肯錫的主要國際網頁。
(中央社)全球管理顧問巨擘麥肯錫公司否認曾替北京工作,卻遭踢爆已經停用網站的企業宣傳提及它曾為中國中央政府提供提振國內消費和醫療政策改革等顧問服務,該公司先前說法再受質疑。美國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霍利(Josh Hawley)當地時間27日批評斯特恩菲爾斯在國會作證時,一席麥肯錫從未為中國共產黨或中國中央政府工作的說法是虛假陳述。
據中國官媒《健康時報》,公告立法前,中國官媒於2008年曾就提案細節提問,麥肯錫發言人當時拒絕評論,並搬出「不討論任何和客戶有關議題」的公司政策。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網站宣傳內容還提及該公司「已就一系列影響深遠議題向數個中央政府部會提供建議,從規劃醫療改革政策、新一代政府領導人才能和領袖培育計畫,到以刺激國內消費為目的的政策擘畫和具體措施等」。」 新聞來源 麥肯錫否認曾替中國政府工作 已停用自家網站露餡(中央社) 延伸閱讀 英國《金融時報》:中國資料和反間諜法趨嚴,跨國企業加速「資料脫鉤」 《華爾街日報》:中國資本正從西方世界撤離。
北京力挽外資,罕見邀請私募基金續留中國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中央社)全球管理顧問巨擘麥肯錫公司否認曾替北京工作,卻遭踢爆已經停用網站的企業宣傳提及它曾為中國中央政府提供提振國內消費和醫療政策改革等顧問服務,該公司先前說法再受質疑。
美國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霍利(Josh Hawley)當地時間27日批評斯特恩菲爾斯在國會作證時,一席麥肯錫從未為中國共產黨或中國中央政府工作的說法是虛假陳述。我們維持與之前相同說法,即中國中央政府現在不是,據我們所知,過去也不曾是麥肯錫的客戶。
」他呼籲麥肯錫提供關於其過去或現在與中國政府合作的「詳盡文件」,包括「城市中國計劃」的工作。」 至少自2014年到2019年,麥肯錫中國網站上都出現上述關於替中國中央政府部會提供顧問服務的企業宣傳內容,保守派雜誌《國家評論》(National Review)2022年一篇報導凸顯此一企業宣傳說法。
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據中國官媒《健康時報》,公告立法前,中國官媒於2008年曾就提案細節提問,麥肯錫發言人當時拒絕評論,並搬出「不討論任何和客戶有關議題」的公司政策。霍利致函斯特恩菲爾斯寫到:「那些是強而有力的證詞,很遺憾,對你而言,它們不是事實。」這個網站目前會重新導引至麥肯錫的主要國際網頁。
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披露,根據2019年關閉的麥肯錫中國網站(mckinseychina.com)企業宣傳網頁,該公司在中國的客戶大約10%是政府機構或非營利團體。《金融時報》上週報導,麥肯錫領軍的智庫為中國提供顧問服務,於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015年敲定第13個5年計畫之際受託研究,分別作出深化企業和軍方合作,以及將外國企業排除在敏感產業之外等建議。
網頁內容還提到:「僅僅在過去10年,我們已經對20個不同的中央、省、市級政府機關提供經濟規劃、城市改造和社會部門議題等廣泛服務。麥肯錫上週表示,「城市中國計劃」不是麥肯錫,拒絕外界「利用麥肯錫沒有撰寫的文件和我們沒有做過的工作,來質疑我們75年來對美國政府的支持。
因為麥肯錫對於中國業務的說法疑似前後不一,部分美國國會議員呼籲禁止聯邦政府和麥肯錫簽署委託計畫。官媒《中國青年報》報導,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衛生部領導的中國醫療改革協調小組委託麥肯錫和其他機構「進行獨立平行的醫改方案設計」。